万里归来颜愈少,有的人活着,他却死了。
自从写上公众号之后,就很少看电视了,一心阅读、码字。
上周,林场主孙国友下跪求水的视频流传网络。由此开始,又一场关于环保与污染、公益与商业、善良与欺骗的“真善美”大论战,在网络愈演愈烈。
增长的是流量,撕裂的是社会。包括海视楼在内的很多人,都在期待官方有更多更权威的信息发布,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、还原公益、治沙的真相。这不,连孙国友在回应网友的质疑时也说 “用事实说话”!
“用事实说话”,多么熟悉的一句话!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并一直坚持下去多么难!
“用事实说话”,这曾是电视节目《焦点访谈》的灵魂。不知道你多久没有看到这个节目了,偶尔想起时是否还热血澎湃,或泪流满面。
我只知道,这个当年全民关注最高、几乎万人空巷的节目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,消失在百姓的茶饭谈资之外了。
1994年4月1日,《焦点访谈》正式在中央电视台开播,定位是新闻评论栏目。每晚19时38分播出,时长一般在15分钟,节目“用事实说话”,短小精悍,明察暗访,针砭时弊,大胆监督,很快就火出了名。连带主持节目的敬一丹、水均益、白岩松、方宏进、张泉灵等人,也是家喻户晓,红遍大江南北。
要问《焦点访谈》为什么好看?估计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,也能回答、也愿意回答几条:“敢说”“焦青天”“问题解决了”“让观众服气” ……“连焦点访谈都播了!”每次有重大、疑难、负面的问题,总有它的声影。据说,就因为焦点访谈能够监督和推动问题迅速解决,栏目平均每天都能收到数千条观众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。
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,我就喜欢看焦点访谈,觉得节目很有味,很过瘾,很感动,焦点访谈关注并监督解决了很多问题,同时也揭露了人性、社会一些阴暗的东西,特别是对一些官员不作为、乱作为、假作为进行了不讲情面的曝光,充满公平正义的力量。血气方刚的我,也曾一度想给《焦点访谈》写信反映问题……
那时候,《焦点访谈》的忠实粉丝应该不止是我,而是每一个中国人。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普通百姓,谁不是每晚坐等新闻联播后的焦点访谈?那短短的15分钟,哪个不充满期待,哪一期人们不谈论好几天?因为,在大家朴素的认识中,焦点访谈她不仅揭露丑恶匡扶正义,更是一个时代的媒体良心。
但是,用事实说话、凭良心办事谈何容易?据央视老一辈的记者、制片人回忆,当时《焦点访谈》的记者们为了一句“用事实说话”,不惜撞得头破血流。因为,明察暗访、揭开黑幕好比从事卧底,不仅仅得罪人,更是一份极危险的工作。记者需要亲自到调查的地方,暗访、取证、调研,然后报道,调查前谁都并不知道会惹上什么人。调查过程中、片子播出后,不少记者都面临人身安全威胁。“我们的想法是,不要做一个替代别人的栏目,而要做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栏目。”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,当时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“七君子”越干越勇,节目领导不仅敢于放手他们去调查事实真相,还千方百计顶住各种难以想象压力阻力,让节目顺利播出。主持人敬一丹曾说:“现在,舆论监督类的节目几乎无一不遭遇说情,说情已经从熟人老乡出面发展为组织出面,制片人、台长不得不用大量精力应付说情,有的节目就在这种环境下夭折了。”比说情更严重的,是威胁、利诱或压制,甚至还有一些握有相当大权力的部门为了不被曝光不法行为,诬陷记者,混淆视听。强大的舆论监督威力,虽然遭坏人记恨,但老百姓却拍手喜欢,也让《焦点访谈》收获了强大的收视“天团”,三任共和国总理曾经为她题辞和赠言。1997年12月29日,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词“焦点访谈,表扬先进,批评落后,伸张正义。”1998年10月7日,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,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,并郑重赠言“舆论监督,群众喉舌,政府镜鉴,改革尖兵。”2003年8月26日,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,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“与祖国同在,与人民同行,与世界同步,与时代同进。”有了官方的公开支持,焦点访谈毫无疑问越办越红火。上至庙堂之高,下到乡野之广,其影响力可以说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独领风骚、无人能及!尽管大家对当时社会阴暗面恨之入骨,可是看了焦点访谈之后,内心深处还是执着地深爱着这片土地!这,恐怕就是王牌节目的成功秘诀、价值所在!那后来呢?从1994年至今,焦点访谈经历了多次改版。人们慢慢发现,《焦点访谈》开始“变”了,逐渐变得不再熟悉。经历互联网时代、信息化时代,再到自媒体时代,也许是网络的冲击,也许其他什么原因,感觉“焦点访谈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它停办了,其实仍然每天坚持播出,只不过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。为什么人们不再看“焦点访谈”?我想,除了网络带来深刻变革之外,也有节目质量下降的原因!因为很多人感觉节目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,镜头关注的不再是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,访谈的对象很少是最基层的百姓,渐渐失去了监督公权力的力量,也失去了与百姓共情的温度…… 歌功台“焦点访谈”不是原来那个味儿了!当然,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,身边的不平事、大坏人少了很多,也可能是各种开放式平台让我们反映问题、寻求帮助更便捷了……,总之,就在这种悄悄变化、“无人在意”之中,我们曾经天天在节目上见到的那个曾经意气风发、尖锐犀利的小白也变成了白老师、白主任,转到新闻周刊和幕后了,受人尊敬的敬老师、敬大姐也退休了。我想,我们既怀念节目回归到他本来的定位,也怀念其中的一种精神,一种担当,一种品质,一种良心。比起敬老师谈及节目因何变化时那句“你懂的”哀叹更危险的,我们必须要警惕那种“无人在意”。因为,对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来说,一旦节目失去灵魂,得不到观众的互动与喜欢,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停播,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而已。与以前的辉煌相比,与现在网络媒体平台相比,不知道现在某些人有没有感受到尴尬和差距。其实,依我看,如果用心选题,还是可以办很多好节目的,比如教育问题(“民转公”后续),环保问题(孙国友的迷局)、网络乱象问题(自媒体造谣),都是百姓关注的好题材。焦点访谈可以凭借这些类型节目,借此重新回归民众中间,发挥自身独特监督引导作用,凝聚更广泛的共识,推动一些民生领域内问题加快解决。“焦点访谈”仍在播出,但当年的热心观众已经渐行渐远。想起此处,我有点怀旧,有点伤感,更有无限期盼,盼望着它能精神饱满地归来,给人以力量和鼓舞。因为,这个发达的网络时代,还是有很多浮躁,有很多“假大空”,有很多谣言、丑恶,不仅需要网络监督与监管,更需要权威媒体的声音!4月1日是“焦点访谈”29周岁生日,估计到明年栏目播出30周年时,应该有个小的总结和回顾。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!真心期待那个陪伴了60后、70后、80后成长重要阶段的“启蒙者”,那个让无数百姓津津乐道、念念不忘的好节目,能在而立之年再度回归,回归初心,回归灵魂,还能有那种“舆论监督,群众喉舌,政府镜鉴,改革尖兵”的锋芒,还能释放出那股直抵人心的力量!微信推送排序规则改变
@点赞、关注和转发,就是最大的支持@
点击海视楼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星标★,保证不错过每一篇更新